最近,我向圖書室借出了一本《民國權力場》。其實,它并不是我日常想讀的書目,最開始吸引我的,只是“辛亥元老的臺前幕后”,就這個“臺前幕后”讓我覺得神秘,然后翻開了它。
在這一段利益相博,相互攻訐的歷史里,暗殺、威脅、斬首、兵變等等,但幕后卻未能擺脫派系紛爭的困擾。
華興會——江湖俠氣劍如虹的黃興
黃興與中山先生的分歧與合作在歷史的長河中若隱若現,他是革命的實踐者,但惋惜的是他的英年早逝。他有格局,能不顧個人榮譽,只為民主政體能進一步,把個人傳記改成了呼呈美朝野支持的呼呈書。
光復會——但愿蒼生俱飽暖的陶成章
父親問兒子“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為什么要去干革命?”陶語氣堅決:“為天下人人有飯吃?!痹谀莻€時代探索,為現有的改變做出努力,最終遭遇暗殺,犧牲在歷史的長河中。
共進會——北望中原氣如山的張振武
他的言語在報紙上刊載,對黑暗義正言辭,對那個腐朽的年代失望,慷慨成詞遭人記恨,遭人猜忌。他的憤慨,只針對了此時此刻的黑暗,最終被圈禁、被殺害。
憲政派——太平宰輔憲政林的宋教仁
在“間島問題”上,他用大量的史料證明“間島與朝鮮無關”,是慈禧口中的“國家大才”,但卻是不能用的人才,可惜。此人是理想主義的殉道者,始終未實現自己的理想。
青幫——谷底浪尖總風流的陳其美
能拿經費做人情,講究江湖有江湖規矩,但成大事者何必拘泥小節?他是黃金榮師叔、蔣介石大哥、孫中山左右手。江湖兒女、江湖習氣,終究不是規規矩矩的人。
財團——滿堂花醉三千客的張靜江
作為財神爺,能做到仗義疏財,對每一個在歷史中的奮斗者從不拒絕,給蔣介石、陳其美諸多的幫助,是恩、是情?
傳統文人——天下誰人似我狂的章太炎
代表了封建思想中的“老夫子”,他每日大書,抵觸一切先進思想,被當時的當權者稱為“瘋子”,他的一生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更迭,可謂稱之“三朝元老”。
立憲派——書生何意覓封侯的吳景濂
他執著,但容易妥協,他是吳三桂的后人,但迂腐,是孫中山時期,國民黨內九大理事之一。
新軍少壯派——鐵血丹心扶社稷的李烈鈞
他是職業軍人,有獨立思想,不畏強權,是一個老蔣都不敢得罪的人。在抗戰中鐵血初心,是當時少壯派的典型代表。
留學生——萬里歸來負初心的胡漢民
代表了先進思想的海外歸國人士,崇尚依法治國。對打仗的抗拒很大,他的名言“只要不打仗,就可以用法治的力量來約束住槍桿子”,迂闊、執著,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此書詳細講述了歷史人物的“民主共和”夢想,以及夢想的破碎,他們因政見分歧,彼此攻訐,彼此成就,但都是為了最樸質的理想:“只愿鄉民安寧,蒼生飽暖?!苯裉?我們有了更好的時代,感謝如今的美好,感恩所有為之努力的傳奇先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