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1·地球往事》《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作品主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碰撞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三體》是一部史詩般的科幻巨著,由于太過宏大,整體的來談太難了,也說不好。我只能抓住“點”來談談讀《三體》的感受和一些隨想。下面就談一個點“黑暗森林”。
與浩瀚的宇宙相比,地球太渺小了,渺小的像一粒塵埃。宇宙有無數個星球,而地球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個。地球產生了文明,那么至少從概率上說宇宙應該會有無數個星球文明??墒撬麄冊谀睦?他們為什么不來找我們,他們到底存不存在。每當我們仰望星空腦子中會不自覺產生這樣的疑問。我們人類不應該如此孤獨。針對這些疑問科學家給出了無數假說。我們今天就談四種假說:地球荒漠說、時間錯位說、監獄試驗說、黑暗森林說。
一、地球荒漠說
宇宙確實存在無數個文明,但是不好意思,地球這個文明正好處在宇宙文明世界的荒漠地帶。地球就像巨大沙漠的一個綠洲,由于被沙漠所包圍,綠洲地球看見的周圍都是一片片荒蕪,死氣沉沉。說一個不恰當的對比,在地球上我們發現最晚的人類在亞馬遜叢林中,是上個世紀發現的。那里的人類還是部落文明,文明的嬰兒時期。由于他們太過偏辟、隱秘、落后。我們文明走進了現代化了才發現在地球的一個偏辟的角落還有尚未發現人類文明存在。那么地球是不是也正好處在宇宙中偏辟、隱秘的角落。別的文明發現不到我們,而我們也處于文明的嬰兒時期,也無法沖出去發現其他文明呢?
二、時間錯位說
宇宙從大爆炸到現在大約過了125億年,而地球人類有記錄的文明也就才7000年,這短短的7000年各種末世預言、末世假說層出不窮,就現有人類本來就趨勢不良,已經表現出強大的自毀傾向,人類文明還能持續多少年?真不好說。我們假設一種文明的從出現到消亡的時間大概是10萬-100萬。與茫茫的宇宙時間相比實在是太短了。一種文明還沒有產生上一種文明早已經消亡。那么文明與文明在時間的維度可能就無法相遇。如果說地球荒漠說是從空間角度上試圖解釋地球文明未能和其他文明相遇的原因,那么時間錯位說就是從時間的角度解釋地球文明至今孤獨的一種假說。
三、監獄試驗說
有些科學家提說一個假說:其實我們人類并不是地球的原住民,或者說我們根本不是發源于此處。事實上,我們眼中的地球很可能只是高端外星文明所打造的一個巨型監獄,而我們人類則是它們所培養出來的試驗品或者是囚犯。我們四周是看不見的“圍墻”,我們所在的地球試驗室是被鎖死了,所以根本不可能接觸到外星文明。這個假說的太復雜,就簡略的說三點依據。第一,人類在地球的適應問題。如果說人類是地球上完整進化來的,那么為何人類對強光極度敏感;暴曬會灼傷皮膚;對重力不適應;會恐高呢?第二,地球引力圈問題。研究宇宙重力學的科學家們曾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任何太空飛行器在試圖駛離地球軌道時都會受到一股強有力的能量束縛,在地球外圍還存在著一個無形的引力圈;第三,太陽系的邊緣問題。距離地球三十億到一百億公里地方,任何物質都有可能突然進入某種不確定的軌道而突然減速,到達二百億公里的地方,一切物質都會突然開始減速度,直到被摧毀為止。
四、黑暗森林說
黑暗森林假說或者叫黑暗森林法則在《三體II 黑暗森林》引入的法則。羅輯(三體2中的主人公)在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和社會狀況下,受到葉文潔(三體1中的女主人公)啟發,從兩條不證自明的基本公理出發,借由引入兩個重要概念--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從理論上建立起的一套關于描述當前宇宙社會大圖景的大體系的一門學科--宇宙社會學。黑暗森林法則為其結論。
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被發現,總有一方被消滅!
下面是對法則的一些推論,很是枯燥。
1.法則的依據——宇宙社會學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2.法則重要推論---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文明間的善意和惡意。善和惡這類字眼放到科學中是不嚴謹的,所以需要對它們的含義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動攻擊和消滅其他文明,惡意則相反。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本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判斷自己對她是善意或惡意的
……
猜疑鏈性質:一是由于距離間隔以及文化、物種差異,宇宙文明間猜疑鏈一經形成即堅不可摧。二是猜疑鏈導致文明無法互相判斷彼此之間的善惡并最終驅使兩方相互敵視。三是猜疑鏈的結果與兩文明具體道德取向無關。技術爆炸: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強大的文明??赡苡蓛纫蚧蛘咄庖?例如宇宙文明的交流)引發。人類步入工業革命后短短兩百余年巨大的技術飛躍(較于人類物種存在的三百萬年與七千余年的文明)即是一例。
3.法則的演繹--黑暗森林打擊
若一個文明通過某種方式得知另一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則有一定概率發動不加偵查的隨意打擊。由于具有打擊能力的文明數量極多,因此一個坐標(無論是否真的具有文明)暴露后幾乎必然受到隨意性質的打擊。
一個黑暗森林中的獵手突然看到森林中的一個位置被標識出來(假定所有的獵手都是看到這個標識而且能看懂)。如果林中有一百萬個獵手(在銀河系上千億顆恒星中存在的文明數量可能千百倍于此),可能有九十萬個對這個標識不予理會;在剩下的十萬個獵手中,可能有九萬個對那個位置進行探測,證實其沒有生物后也不予理會;那么在最后剩下的一萬個獵手中,肯定有人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向那個位置開一槍試試,因為對技術發展到某種程度的文明來說,攻擊可能比探測省力,也比探測更安全,如果那個位置真的什么都沒有,自己也沒什么損失。
這是對于地球文明現今沒有接觸到其他文明提出了一個可能的解釋。技術等級較高的文明傾向于隱藏自己,使其他文明難以探查。暴露自己的文明在黑暗森林打擊中被消滅。生存選擇的結果是所有的文明都變得難以發現。
黑暗森林法則推導讓大家有些茫然,建議大家去讀《三體》原著,這樣可能對黑暗森林法則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