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積淀,也造就了自強不息、文化自信的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出版發行,更是明確指出了當前發展的方向,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風風雨雨,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錘煉,克服了種種困難,其根本因素還是中華民族千古不變的思想根本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才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其根還在于濃厚的文化底蘊,造就了不同于任何國家的發展模式,更是我們祖國不斷壯大、不斷向前快速邁步的力量源泉,這一切都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力量,讓一代又一代擔起長征使命的中國人,有了精神支柱,有了奮斗的魂,也有了改革后嶄新的中國。
文化是一個國家發展的軟實力。一個民族缺少文化自信,那就會得軟骨病,思想就會缺鈣,當然也會不斷瓦解民族的自信,不斷在演化中走向毀滅。作為新時代的建設者,我們要推動宣傳思想工作,更好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從自身出發,堅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先進性,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保持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只有思想強大了,視野才能夠更寬廣,方向上才能夠更準確,行動上才能夠更有力。
憶往昔,中國從站起來、強起來、再到富起來,工人階級是每一個時代發展的最扎實、最宏偉、最純粹的力量,一代代中國人民憑著艱苦奮斗的意識,胸懷強國富國的夢,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我們很幸運生活在新時代里,過著安定的生活,享受著新時代給予的豐富物資。但越是這樣,我們越不能忘記曾經在貧窮時候掙扎的面貌,那些都是老一輩革命者摸著石頭過河,用生命和熱血鋪就一條光明大道,是中國五千多年文化積累的沉淀,醞釀出了文化力量,在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扎根發芽,所以我們才能夠克服困難,戰勝困難,去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展現新作為?,F代的中國早已不是曾經任人欺凌的國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這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最強音,需要我們不斷強化思想根基,補足精神之鈣,強化責任擔當,不斷用先進的思想理論武裝頭腦,在先進的思想理論中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為祖國的快速發展而貢獻力量,為民族的不斷富強而殫精竭慮。
注重宣傳,把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作為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用清醒的頭腦,向著更加美麗、更加富裕、更加自信的民族大團結不斷進取,切實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學精學透,融會貫通,充分認識到文化自信的力量,并不是來源于表面的認同,而是祖祖輩輩扎根于心底的魂,是抹不掉、澆不滅、催不毀的。所以我們更需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精神,不斷提升自身思想覺悟,強化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自覺,用無可匹敵的奮斗氣魄,將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扎根于心,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奮勇直前。